文涛坊刀剑
文涛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古兵器修复 >> 中国刀 >> 阅读文章

在探索中成长,从结累中成熟__中国古刀剑复修之我见

2010-03-08 16:36:21 来源:文涛坊刀剑 浏览:4965

                                                                  --中国古刀剑复修之我见
      谈到“古刀剑修复技术”第一感觉即 “这是一冷门话题”,在阐述记载中国刀剑文化的相关资料、相关网站等资讯来源上能找到真真正正的一篇或是点滴这方面内容的文章资料实在是很困难。再者,不同的人对于这批已是“满目疱痍,锈迹斑斑”的堂上珍兵态度也很是不同,比如在“翰龙雅集中国铁兵版,对于古刀剑是否需要研磨这一话题”,在刀剑文化领域中的多位收藏研究前辈们就此问题各抒已见,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局面,在下已深感这一话题的敏感性!
      但是,今天执起笔来,还是要触及其神经,深究其根源,唱响我的观点:文物修复势在必行有其必要性,但根据不同的文物特性则需要,有加之,有减之,正如医生诊断后要对症下药。
      就“研磨”来讲,中国钢铁古刀剑的构造大多酥松的皮铁在外,刃钢嵌入,因此“锈”极容易不断深入,很多即使表面十分稳定的刀剑在研磨后才发现了内部的锈入状况,这种刀剑如果不及时处理抢救,再过一、二百年恐怕只能成为标本了。只要在研磨师的技术和刀剑鉴赏的修养合格前提下,必要的研磨还是应该做的。这样对刀剑本身的研究步伐也会加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刀剑文化本来的传承存在严重断层现象,我辈更应加倍努力发掘内在的本质才能整理归纳出较为清晰的条理,不能仅从外表信息来研究中国刀剑了。
     中国古兵由于历史及政治上的原因曾经饱受压制与轻视,加之钢铁易蚀之特性,老祖宗们千年流传下来的璀璨文化毁之甚巨,古兵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出现了断层和遗失。但多年来,在深刻认识到中国古兵文化之伟大足后人仰视之后,近十年国内一批有识之士付出艰辛的探索与努力,使中国古兵器文化取得了可喜的突破,收藏的群体与实力日益在扩大与增强。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数量规模珍贵实物藏品的基础上,弘扬中国古兵文化,重现中国古兵器至高艺术成就的“古代冷兵器修复术”成为这一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兵之审美具有我们本民族自己的审美标准,应突出古典美和工艺美。中国古兵种类繁多,在修复上也应分门别类来对待。比如中国的杂兵类因其功能和造型上的特异性,应尽量保留其原有的稳定氧化保护层(包浆),只需作表面的清除表面养护,有残缺的部分酌情修补,以展示其艺术古韵。而刀剑类则应视其保存状态来分别对待,整体状态保存良好的只需做必要的防锈处理。而对于刃体姿型已遭变形破坏、锈蚀严重的古刀剑则应进行专业研磨修整,并应保留其的原始图片数据资料;对于状态较好而外装缺失的刀剑建议用风格吻合的装具予以装配保存,如老装具缺乏的话可考虑重做风格相应的新装具装配。
     下面就刀、剑不同部位的修复,基于多年的经验并结合实物破损程度谈一些心得与体会。
     无论属何种部位修复,给兵器做个初步的断代是首当其冲,但这同时又是件很困难的事。中国钢铁兵器从战国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发展至宋、元、明、清,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决定了风格迥然,制式的不同……诸多因素将会给古兵器的断代带来极大制约,但进行修复必须首先并且准确地考虑这一因素,因为断代直接决定如何去正确对待处理。
古兵器之大美,其中应有一种叫缺憾美,它经过千百年血与火的洗礼,身经百战而依然昂首屹立的傲骨,如何去欣赏尊重这种缺憾美,是一个如何重新取得审美平衡点的鉴赏修养问题。

一、 剑条部位的复修
     先观其整体状态,有无坑锈?剑条是否弯曲、弯形、刃口有无冲裂、崩口?锻造结构是夹钢、包钢……?观察分析问题后可做如下具体处理:

1、剑条变形的处理。
      大体采用物理处理法。先垫以木板,再用皮锤轻轻锤击或平整或挤压,平san子用以在锤击过程中整形。另外还可采用“平调法”,即用平板台机加以固定,呈水平状态,拉回原先的弯曲,时间3~5天,有时需一个星期方能恢复原形。当然变形大的剑条就得进行局部退火处理了。“退火”主要针对硬度太大,调整不动的器物,但在进行局部退火的时候光键是不能影响硬度,在这一环节上“经验”显得极其重要看火色、热处理时间、执行过程中动作的快慢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2、剑条上坑锈的处理。

      剑刃局部的小坑口要用小铜锤轻轻地、用力均匀地锤击坑口周围,让它尽量变小;为了使剑身整体不受影响,大坑口也只能采用这种方法,尽量让它缩小,其他更好更有效的方法还有待探讨。
  去锈一般用油泡,但锈的成因各不相同,可能是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高温腐蚀……因此油的品种成份也因锈而异,这要靠多年的经验来特别配制,对症下药。下一步进行曝晒,然后用沙纸打磨,沙纸的选择由锈的情况而定,如果锈迹严重就要进行粗研磨了。首先选用天然石、粒度在80左右,进行整型水要加点食盐,更容易磨,要不停地用毛刷洗刀剑磨面,以次类推,要用十三磨石块才能研磨精细……
二、刀条的修复
1、刀条条身如有塌腰变形的损坏,等同于剑条部位的处理。
2、血糟变形的处理。
     血糟部位的处理必须必须使用纯手工处理,先用整板机整理刀条外形使其垂直,然后用铲子铲,可满铲,局布铲,视血糟中平整情况而定,达到让它与刀背相随的效果。这是项细活儿,越仔细越好。
3、刃口变形的处理
     情况较轻的可用平板机平整刃口,有时也需要用夹板来矫正,用螺丝固定,少则3个螺丝多则5个以上,总之越精确越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收紧螺丝加力,让刃口逐步恢复。如果出现更严重的情况,物理方法效果欠佳就得上火加热来做一些其它处理了,这要需经验,温度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300度左右,击打要从轻后重,否则刃口夹钢怕会冲裂剥离。

三、 装具的整理与修复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除了作为刀剑灵魂的刃体外,同样刀剑的外装具也是刀剑整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的材质、工艺,纹饰都充分折射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喜好……    而且装具的工艺性更强,中国的金属文明始于青铜,青铜的装饰文化逐渐发展出镶嵌工艺,最早见到的是铜镶嵌绿松石。随着工艺的发展和铁等新材料的运用,大约在战国或更早时期,开始使用错金银工艺装饰铁器物,以后为了降低成本铁错金银技术慢慢地发展为铁鎫金银技术,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对错金银技术的一种简化,从质量的角度来说它没有错金银牢固,但是从成本与大量制造的角度说它无疑更适于推广。
      在上手看到实物,经过研究断代后,再进行外形、工艺、材质,破损程度等多方面的研究考虑,需要焊接的焊接、整修的整修,需要添补的添补,装具一般分为7件,鞘尾、提梁(两件)、拉条、鞘口、档手、柄箍,柄尾,每一件仔细观测,慢慢琢磨。后配缺件的外观颜色十分重要,它必须与原件搭配协调,这样就必须采用化学技术处理,做到修旧如旧。在现今的古玩行中,流传下来的一老笔筒(口径20公分)或是紫檀木,或是黄花犁制成,如果存在有一裂纹,如能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工本费要按物体总价值评估的10%收取,而在古刀剑行业中,这种艰辛的付出以及经验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对色不是一句话事,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有变化,冶炼技术也不一样,千姿百态,都必须真对每件器物进行精心的研制,在这个时候,修理师不仅仅需要有丰富的修复经验,而且还得其备在金属方面的独到研究和化学认识方面的综合素质。
     以铜装、素铜装为例,要达到外形一模一样的效果,必须先制作模板,然后再做铜皮。铜皮的制作首先看颜色,由于是复古修复,那么铜材原料最好也来自老的铜制品如所藏旧家具上的旧器械,或陈旧的古铜器,铜质成分和老铜接近,这样最后的成色包浆会更好些。下一步再进行冶炼,成铜水后冷却,制成铜料,把铜料做成铜块,反复几次压平后制1mm~5mm厚的铜皮,以备使用。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工序,其实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是很长很多的。

四、 刀剑鞘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对于年代久远的刀剑鞘,可能有的已成多块碎片,有的外层所包的牛、羊、玳瑁皮、鲨鱼皮……皮质老化腐烂,还有的是制成刀鞘的木料发生干裂或湿烂……不同的问题处理方法不同。
曾经有一位刀友,刀鞘已碎成十五、六块,为了尽力保存和回复其原有的风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将它成功修复。一开始先拼,然后再接,斜接、横接、竖接、卯接多种方法使用,细心观察,同时还必须注意存留部分的腐烂程度。对于老木料就需使用昂贵的鱼膘胶粘合。粘合后用从民间收购的古旧的,但无烂处的较好的老羊皮包皮。如果老皮实在难觅,可以用经过化学处理的披麻刮灰的大漆皮代替,修复效果一样不错!
      还有一细微处,在给刀剑卯手花尾卯时,必须卯接打磨成圆滑的整体。
      执笔谈了些心得,个人水平有限,只是对自己实际工作的一点总结。
      最后,呼吁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各位朋友,更多关注支持古兵器的修复这一领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精良的古刀剑不仅仅是历代帝王将相的至爱,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全面折射着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发展进程,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尊严!

 感谢老独批阅 !!

文章评论

现在有1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验证码:

北京的风<2010-03-21 10:55:54>评论说:
学习了!!!修复古刀剑是一个繁琐、急需要耐心的活,脑力、体力、技术、耐心缺一不可!!
 
最新更新
热点排行
版权所有:文涛坊刀剑  2009-2010  晋ICP备09010651号